第2章
她随口说道,语气里带着一丝轻快,仿佛完全没意识到这句话像一根细小的刺,扎在我心上。
以前,乔岚会耐心地给我解释她的研究,哪怕我听得云里雾里,她也会笑着说“没关系,我慢慢讲。
可现在,她似乎更享受和苏沐哲的交流,那种我永远无法参与的、属于天才之间的共鸣。
我们的联系也变得不那么顺畅。
有时候我发消息,她要隔很久才回,理由永远是“实验太忙。
可我知道,她会在深夜和苏沐哲讨论数据,会在凌晨三点回复他的邮件。
我低头扒了一口饭,嘴里却尝不出什么味道。
我好像,正在被她最重要的世界排除在外。
2
下一个周末回家时,父母正坐在沙发上翻看手机。
见我进门,我妈立刻抬头冲我笑“修远,你快来看,岚岚和她那个小学弟苏沐哲发的文章可厉害了,都上新闻了!
我愣了一下,走过去接过手机。
屏幕上是一则学术新闻,标题赫然写着《京北大学团队在纳米复合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》。
配图是乔岚和苏沐哲站在实验室里的合影。
我的目光下意识扫向文章署名栏,却在看清的瞬间僵住——
第一作者苏沐哲
通讯作者乔岚
我盯着那行字,脑子里嗡嗡作响。
“怎么了?我爸察觉到我的异样,凑过来看了一眼,“哦,岚岚是通讯作者啊,也挺好的。
“好什么?我声音有些发冷,“这个项目明明是她的心血。
我妈不解“通讯作者不也是负责人吗?说明岚岚还是主导啊。
他们不懂,但我很清楚。
在学术界,第一作者才是真正执笔研究、贡献最大的人,尤其是对乔岚这样的博士生来说,第一作者的顶级论文意味着未来学术生涯的敲门砖。
而通讯作者,更多是导师或项目负责人的位置。
乔岚曾经亲口跟我说过“学术圈很残酷,成果就是一切。如果我的名字不在第一位,别人不会记得我做了什么。
可现在,她竟然把第一作者让给了苏沐哲。
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《西亚读物》回复书号【97133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