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
一股暖流从卢璘心底涌起,这是前世作为孤儿卢璘不曾体会过的温暖。
是贫家,也是暖心窝。
他伸出小手,轻轻拉了拉李氏的衣角。
“娘,你别哭了。
“等我去了柳家,每个休沐日都跑回来看你,给你和爹带县里的桂花糕吃,咱们偷偷藏起来,上次我就看到奶奶偷摸给了三婶一盒桂花糕。
稚嫩的童音带着一股认真劲,让李氏手里的动作一顿。
她抬起头,看着儿子故作轻松的小脸,那双乌黑的眼睛里映着灯火,明亮得让人心疼。
“噗嗤。
李氏被逗笑了,可笑意刚到嘴角,眼泪就又不争气地涌了出来,比刚才流得更凶。
她一把将卢璘搂进怀里,下巴抵着他的小脑袋,哽咽着说不出话来。
这可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啊!
这么小就这么懂事,还知道安慰自己,可马上却要和自己骨肉分离。
一直沉默着做木工活的卢厚,手里的刻刀不知何时停了下来。
他看着相拥的妻儿,眼眶微微泛红,放下手里的木料,粗糙的大手在满是补丁的裤子上用力搓了搓。
“璘儿,回头到了县里,爹也会去看你的。
卢璘从母亲的怀里抬起头,轻轻推开母亲,小小的身子站得笔直,脸上的神情不再是孩童的耍宝,而是前所未有的郑重。
“爹,娘,你们别这么难过。
“说不定,儿子我去了柳家,跟着读书,将来考个秀才回来呢。
这话一出,屋子里的悲伤气氛微微凝固。
李氏愣愣地看着儿子,随即笑着摇头。
“我的傻儿啊,你当秀才是地里的大白菜,说考就考上啊?
“你大伯读了快二十年书,头发都熬白了,如今还只是个童生呢。
在李氏朴素的认知里,秀才已经是天上的文曲星,是他们这种泥腿子想都不敢想的大人物。
卢璘没有反驳。
是啊,对别人来说科举确实是难如登天。
可我的脑子里,装着的是一个传承了几千年,从《诗经》、《楚辞》到唐诗宋词,从诸子百家到明清小说,无数先贤智慧凝结的璀璨文明。
八股注解、策论、历代状元殿试试卷等等烂熟于心。
随便拿出一点,都足以在这个时代惊世骇俗。
李氏见儿子不说话,只当他是在说胡话,却还是忍不住顺着他的话头往下想,脸上露出了一丝向往。
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《半字书香》回复书号【121592】